內容來自sina新聞

地產江湖宋衛平的 辛苦與王石的 逍遙

  萬科A和綠城中國,前者是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房企,後者以產品品質在業界獨樹一幟。但在中國房地產的黃金10年,綠城的董事長宋衛平活得很辛苦,萬科的董事長王石在外人眼中卻很自在逍遙。

  8年前,萬科首度進入杭州市場時,宋衛平對當時萬科造的房子不屑一顧,並多次在公開場合"奚落"萬科。但8年來,宋衛平掌控的綠城幾度告急,而萬科卻在王石的帶領下,實現瞭從百億到千億級企業的跨越。

  從1994年白手起傢,到綠城成為中國地產界的標桿企業,宋衛平雖然名利雙收,但卻做得非常辛苦。宋衛平曾坦言:"自己做瞭20年房地產非常辛苦,現在房地產業的黃金期已經過去,因此也需要變化一下經營合作思路。"殊不知,宋衛平合作思路的變化,還包括出售綠城中國股權。

  作為綠城的靈魂人物,宋衛平到底投入多少精力,一些細節可以佐證:在參觀用3年時間打磨的綠城雲棲玫瑰園板房,宋衛平進門前,突然叫人拿來卷尺,彎腰在進門臺階量瞭起來,"軸線對稱還有2厘米的誤差。"

  宋衛平的這種理想主義精神,使得很多項目的負責人都害怕他親臨現場,因為他總能看出不足來,然後推倒重來。當然,這種對產品品質的不斷追求,也讓綠城贏得瞭"中國好房子"的桂冠。

  較宋衛平而言,萬科的王石則顯得"不務正業",今天登山,明天跳傘,後天航海。沒有王石的萬科,看似無人駕駛,卻在自己的軌道上高速運行。這說明萬科已經建立瞭一套合理規范並執行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。

  綠城是一傢企業,但卻不是一傢現代意義上的企業。綠城在企業架構、成本把控、人才選拔、制度建設、風險評估、決策科學、財務運營等信貸試算信貸年息方面,都是缺失的,綠城的車頭動力很足,跑得很快,但方向未必正確。

  在很多人眼裡,綠城的房子,已遠遠超出房子本身的居住功能,甚至可以視為一件藝術品,但這些都需要成本作為代價。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,綠城執行總監曹舟南說,綠城成立17年來,平均利潤率隻有9%。

  過去,綠城的房子賣得不錯,一個是品質確實好,溢價空間大,另一個趕上瞭好時代。但巨額的開發投入,使得綠城的售價要遠超同行,這也使得綠城房子的比較優勢逐漸弱化,這也直接導致瞭眾多"綠粉"的離去。宋衛平在公開信中舉到的無錫項目難賣的例子,除瞭受制於"雙限",還包含綠城隻缺錢怎麼汽車貸款?苗栗房屋貸款懂"綠粉",卻不懂對於"綠粉"之外的客戶。

  "胃出血,1500CC......不下火線,還要繼續面對超強度的工作量。"宋衛平公開信中,想告訴外界綠城改姓的苦衷。但萬科王石對一傢企業的理解是:"現代企業一定是制度化的,一定是職業經理化的,包括你的休息也都應該是制度化。如果你連休假都沒有時間,說明你在管理上有問題。"

  (證券時報)

新聞來源http://qd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5-22/07352741301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ttiea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